皮肤清洁指导
各部位皮肤清洁
(一)头皮与毛发清洁
清洁的频率因人而异,以头发不油腻不干燥为度。洗发的水温略高于体温,以不超过40 ℃为宜。洗头的时间大致5 ~ 7 min左右。
洗发护发程序:头发用水浸湿后,先用香波涂抹于头发上,搓揉约1 min,用清水冲洗干净。为了中和香波过高的pH 值,减少毛发间的静电引力导致的打结,使头发顺滑,用护发素将头发再洗1遍。使用护发素时注意不要接触头皮。不宜直接将香波涂在干的头发上按摩头皮,这样会促进香波中的各种原料渗透入皮肤,长期会造成头皮伤害。根据毛发情况和个人喜好,可以不定期地使用发乳等其他护发产品。
(二)面部清洁
每天早晚都应清洗1次。水温随季节而变化。注意过冷的水会使毛孔收缩,不利于彻底去掉污垢,过热的水会过度去脂,破坏皮脂膜。油性皮肤可交替使用热冷水,热水有助于溶解皮脂,冷水避免毛孔扩张。正常情况下,提倡清水洁面。若处在气温炎热、工作和生活环境较差、使用防晒剂或粉质、油脂类化妆品、或有其他特殊情况时,才需要使用洁面产品。洗面奶是最常用的类别,每次用量1-2 g (黄豆至蚕豆大小),以面部 T区为重点,用手指轻轻画圈涂抹后,用吸有清水的毛巾擦洗。洁面后喷润(爽)肤水或搽保湿霜等,以恢复皮脂膜,维护正常的pH值。
(三) 沐浴
应根据体力活动的强度,是否出汗和个人习惯适当地调整。一般情况下每2 ~ 3 d 沐浴 1 次,炎热的夏季或喜爱运动者可以每天洗澡。水温以皮肤体温为准,夏季可低于体温,冬天略高于体温。沐浴时间控制在10 min 左右。如每天洗澡,每次5 ~ 10 min 即可完成。洗澡间隔时间长者可适当放宽沐浴时间,但不宜超过20 min。沐浴方式:以清洁皮肤为目的,采用流动的水淋浴为佳。以放松或治疗为目的推荐盆浴。一般先行淋浴,去掉污垢后再进入浴缸浸泡全身。洗澡时用手或柔软的棉质毛巾轻轻擦洗皮肤,避免用力搓揉、或用粗糙的毛巾、尼龙球过度搓背。
沐浴禁忌:忌空腹、饱食、酒后洗澡,忌较长时间体力或脑力活动后马上洗澡。因为上述情况可能造成大脑供血不足,严重时还可引发低血糖,导致晕倒等意外发生。
(四)手部清洁
沾染于双手的物质为无机物如尘土,清水冲洗即可。接触到有机物或油腻的污垢, 需使用洗手液、香皂等清洁产品。不主张使用含抗生素、杀菌剂的产品。仅在可能接触到病原微生物或医院无菌操作时才需使用含有消毒杀菌功效的洗手液。洗手以流动的水为宜,手心、手背、指缝、指尖和手腕都需清洁到位。洗手后可适当使用润手霜。
(五)足部清洁
双足汗腺丰富,又处于封闭状态,利于微生物滋生。从清洁和保健的角度,每晚睡前都应该清洁双足。水温以皮肤舒适为度,时间3 ~ 5 min即可。如以保健或解乏为目的,水温可达40 ~ 41 ℃,时间可延长到15 ~ 20 min。需注意水温过高或浸泡时间过长均可破坏皮肤屏障,扩张足部血管,远期可导致静脉曲张,甚至出现皮炎湿疹等。足跖皮肤无皮脂腺,汗液分泌旺盛,通常清水清洁即可。在干燥寒冷的季节或皮肤干燥的老年人,洗脚后需涂搽含油脂丰富的保湿霜。如有脚臭可用有抑菌作用的香皂。如有角化过度可用含水杨酸、尿素等促进角质软化或剥脱的产品。
(六)会阴部清洁
会阴部皮肤透气度差,是人体排泄和生殖道开口处,需每天常规清洁。此处皮肤薄嫩,一般情况用水清洗即可。如有特别污染,才选用温和无刺激的清洁产品。
特殊人群皮肤清洁
(一)新生儿
此阶段是从宫内水环境逐渐适应宫外含氧环境的转变过程。新生儿的皮肤结构具有独特之处,需细心呵护。
1. 胎脂:胎脂对新生儿皮肤具有?;ぷ饔茫槐厍啃腥コ删唬绕涫窃绮奶ブ灰颂缛コ簦捎孟竟闹参镉突蚴途植客坎潦怪孕型崖?。
2. 沐?。何3中律逦挛榷ǎ诔錾蟮?2天首次洗澡,以后可每天或隔日 1次。洗浴时动作要轻柔,注意保护脐部。囟门清洗时手指应平置在囟门处轻轻地揉洗,不应强力按压或搔抓。
3. 温度:沐浴时应关闭门窗, 减少空气对流, 保持室温26 ~ 28 ℃, 水温37 ~ 38 ℃。
4. 皮肤用品:推荐清水沐浴,或使用对眼睛无刺激的新生儿专用沐浴液,浴后涂搽婴儿专用的润肤剂,防止新生儿皮肤干燥。
(二)婴幼儿
1 岁以内的小婴儿,盆浴更为合适,用手直接清洗比海绵或毛巾更好,注意清洁面颈部、皱褶部和尿布区。当婴幼儿可以独自站立行走后,应开始淋浴。
1. 频率:1岁以内的小婴儿在会爬之前,以每周2次为宜,最多隔日1次;当婴幼儿活动量增加、季节和环境变化时如夏季高温天气等,可适当增加洗澡频率。
2. 水温和时间:洗澡水温不应高于37 ℃,在 34~ 36 ℃之间更为理想;盆浴时间在5 ~ 10 min,淋浴最好不超过5 min。
3. 清洁用品:建议使用添加了保湿成分的弱酸性或中性沐浴液,用手将适量沐浴液涂抹到皮肤,然后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避免用力摩擦。新生儿或小婴儿可以用清洁身体的沐浴液洗头;较大婴幼儿可选用温和的不刺激眼睛的洗发香波。浴后 5min 内及时涂搽润肤剂,以维持角质层完整性并加强皮肤屏障功能。
(三)青少年
此阶段体力活动强度大,皮脂分泌也旺盛,可以增加皮肤清洁的频率,根据个人的皮肤耐受情况,男性可选择清洁力较强的清洁产品。
(四)老年人
由于代谢活动低下,皮肤多干燥,洗澡频率不宜过勤,应根据气候环境做适当调整。在炎热的夏季或气候偏热的地区,可以每日或隔日洗澡1次。但在寒冷又干燥的地区,活动少的老年人洗澡频率可适当延长到1~ 2 周1 次。水温不宜过高,建议37 ~ 39 ℃,否则容易将皮肤上的天然油脂过度洗脱,皮肤血管扩张,导致心脏不适。为缓解老年皮肤干燥,不论洗浴与否,每天都可涂搽保湿剂。
(五)孕、产妇
此时皮肤代谢旺盛,应该照常洗头、洗澡,避免各种相关疾病的发生。临近分娩的孕妇, 注意轻柔地用毛巾擦洗乳头,增强乳头皮肤的韧性以做好哺乳准备,但要避免过度摩擦诱发刺激宫缩。应淋浴避免污水倒流感染。产妇会阴部,应视恶露的多少,每日1 次或多次以流动温水冲洗。常规清水冲洗即可,特殊情况才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
皮肤亚健康或某些常见疾病的皮肤清洁原则
(一)皮肤干燥
包括干性皮肤、皮肤瘙痒症、乏脂性皮肤病如鱼鳞病,皮肤清洁产品应尽量少用,仅以清水洗浴或根据皮肤情况、季节和地域不同,选择使用性质温和、保湿作用强的医用护肤品,包括洁面乳、沐浴液,清洁后注意使用保湿剂改善皮肤干燥情况。
(二)皮肤不耐受或皮肤过敏
此类皮肤对外环境的耐受性降低,除敏感性皮肤外,还包括常见的日光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玫瑰痤疮等。建议仅用清水洗浴,或使用专门针对此类皮肤具有温和清洁、保湿、舒缓皮肤的医用清洁产品,用后尽量不影响皮肤屏障。对特应性皮炎患儿,使用经过处理的软水更佳。水温以室温为宜,秋冬寒冷季节可略高于室温。水温过高过低都会激惹皮肤出现不适症状。洗澡时间应缩短,动作要轻柔。洗澡次数不宜过频,以个人舒适感为度,但浴后需及时涂擦具有修复皮肤屏障作用的保湿剂。
(三)脂溢性皮肤
除油性皮肤外,还包括痤疮、脂溢性皮炎、少数玫瑰痤疮患者等。根据皮脂量的多少, 调节清洁剂使用量和清洁频率,以皮肤不油腻、不干燥为度。选用针对油性皮肤的清洁产品,如香皂、浴盐、富含清洁能力强的洁面泡沫等。有明显丘疹、脓疱的情况可使用含二硫化硒或硫磺的产品达到控油、抑菌的作用。注意过度清洁会破坏皮脂膜,经皮失水率增加,反馈性地刺激皮脂腺分泌皮脂而出现所谓的“外油内干”现象。选用温和的控油保湿洁面乳可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
(四)其他皮肤疾病
根据病因、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制定皮肤清洁计划,必要时采用药浴。如银屑病,每日均有大量鳞屑脱落,皮损充血潮红。洗浴能软化和清除鳞屑,促进外用药物的吸收, 采用药浴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水温不宜过高,不能用力搓揉鳞屑,以免加重皮损潮红。原发性感染如头癣、毛囊炎,继发性感染如湿疹、天疱疮等,应视感染的范围酌情选择局部或全身清洁。清洁产品应含有抑菌或杀菌的成分,如含二硫化硒的产品洗头; 含聚维酮碘的药水清洁患处,含清热解毒的中药局部或全身药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