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五院首例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为心脏性猝死的防治开辟新术式
44岁的邓先生,半月前突发心肌梗死,因就诊时间较晚,心脏功能受损严重,后行补救性冠脉支架术,5天前突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持续性休克就诊,市五院心内科起搏团队,结合患者的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等临床资料评估患者为猝死生还者,再次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猝死风险极高,具有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强指征,考虑患者年轻,植入后能适应更加活跃的生活方式,避免远期发生除颤电极导线相关并发症,决定为患者植入全皮下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
2021年2月10日,心内科、麻醉科、介入室全力合作,在华西医院刘兴斌教授指导下,手术耗时约1小时,成功为邓先生植入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该手术为我院首例,省内第9例。
此次手术,心脏起搏专业组张登洪主治医师为患者选用了可进行1.5T核磁全身扫描的A209除颤器和3501除颤导线这一全新组合,该组合也是兼容MRI(核磁共振)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国内首批植入。
手术中 术后X线影像
目前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的发病人数超过54万,相当于每分钟有1人发生心脏性猝死,每天约1500人因心脏性猝死离世。经评估,心脏性猝死高危风险的患者都需要植入除颤器进行猝死预防,植入式除颤器是目前预防猝死唯一有效的方法。
如果为患者植入传统经静脉除颤器(TV-ICD),其电极需要通过静脉系统进入心腔,固定到心内膜上。在术中,可能会因为电极直接接触心脏以及刺激而诱发电风暴(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并且经静脉除颤电极的长期植入可能会面临一系列如导线磨损、断裂、拔除等相关问题。
年轻患者、不需要起搏以及高感染风险、终末期肾脏疾病、糖尿病、长期处于免疫抑制的患者,有没有更优选择?
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是在心脏性猝死预防领域取得革命性突破的新技术。S-ICD能够提供与经静脉ICD相同的预防心脏骤停的治疗。它的整个系统只植入于皮下,不直接接触心脏和血管,能够彻底杜绝可能的血管损伤、减少潜在的系统感染风险,保留静脉通路,避免经静脉导线植入或拔除的相关并发症,手术过程安全,最大除颤能量接近传统传统经静脉除颤器(TV-ICD)的2倍,也提供了术后的安全保障。为心脏性猝死的高危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市五院首例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为心脏性猝死的防治开辟新术式! 新技术,心守护!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科给你全心呵护。
作者:张登洪 卫霞
审稿:郎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