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特殊”患者获治愈 心身治疗为您健康保驾护航
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20日电(王爵 徐莹)近日,位于成都市温江区的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心身医学科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家住成都市郫都区的刘女士被家属用轮椅推进了心身医学科病房,初见刘女士时,她蜷缩着身子,极度消瘦的身躯让大家印象特别深刻,嘴里不停念叨着“治不好了,不活了,活着没意思......”满眼的绝望和无助。
据了解,医护人员从家属那里了解到,刘女士近1月来未进食,就喝点汤水之类的,并诉全身多处疼痛,以右下腹和肛门持续性胀痛为主。在此之前,他们已辗转多家医院诊治,只要听说哪里医生好,便毫不犹豫的带她去,用家属的话说“我们现在跑医院都花了可以买一辆好车的钱了”。可刘女士的病情并没有明显好转,体重从原来的110多斤下降至90斤。对于这个“不治之症”,刘女士和家属渐渐失去了信心,可内心依然觉得不甘。
患者为医院医护人员点赞。成都市五医院供图
一次偶然的机会,听朋友说可以去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心身医学科试试,他们对这个科并不了解,抱着一丝希望,刘女士和家属在门诊找到了心身医学科马中锐主任,经过详细的身体评估、查看检查检验报告、倾听就诊经历后,马中锐主任内心也犹豫了,以前确实没遇到过这样的患者“我们先试试,一定尽心尽力,一起努力,好吧!”家属内心很矛盾,皱着眉头看了看一旁痛苦不迭的刘女士,最终还是接过了入院证。
病房里,心身医学科赵正中副主任医师了解到事情的前因后果后,开始仔细的问诊和查体,并结合院外的辅助检查结果及对刘女士全身综合情况评估后,给出了抑郁障碍、神经性厌食等5个诊断,并制定了营养补充、药物治疗、心身物理治疗等等方案。科室护士在了解刘女士病情后,除了严密观察病情以外,一有空闲,就会和刘女士聊聊天、说说话,进行心理疏导,对家属也是耐心的安慰。
在治疗的第五天,刘女士主动说,想吃点稀饭,这可把家属乐坏了,进食时呃逆感也较前好转(呃逆,就是平常我们说的“扯咯噔儿”)。又过了两天,李女士突然提出:“我想吃苹果”,在征询过医生意见后,刘女士开始正常饮食,呃逆感也逐渐消失,下腹部疼痛和肛门疼痛的症状在中医肛肠科生物反馈治疗后也得到明显缓解。
患者家属为科室医护工作者送来锦旗。成都市五医院供图
2021年12月29日一早,医生团队像往常一样穿梭在每间病房查房时,惊讶的发现,刘女士在家属的搀扶下,正慢慢的在走廊走动。因为太久没下床,营养也才跟上的原因,刘女士的步子走得并不太稳,一步、两步、三步......当看到医护人员后,她和家属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刘女士1月13日出院时,体重上涨了20多斤,自信又回到了脸上,她激动地握着马中锐主任和赵老师的手说道“真没想到,我还能继续好好睡觉、继续吃饭、重新站起来,感谢你们,感谢科室的每一位医生和护士!”家属也送来了锦旗,还对科室提出了建议,希望心身医学科多做公益宣传,要让老百姓知晓,精神疾病的危害和治疗方法,让病人少走弯路、少受罪、少花钱。
心身医学科医生在此呼吁大家:抑郁症可以治疗,如果您和您的家人、朋友认为自己可能有抑郁症,请主动寻求帮助,心身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将为您保驾护航。(完)